newrover(漫游)
https://mp.weixin.qq.com/s/jamwcC7aWVQQnhl9F2jE-w
2014年,江西省博物馆的一场普通的书画展居然在网上引发了很大争议,主要矛盾点就是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行书四平幅中居然出现了近现代才有的简体字。这幅原藏于厦门博物馆的书法作品上的“乱”字是简体,而它的繁体字写法应该是“亂”。据此,很多网友认为:“简体字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清代作品里竟然有简体字,肯定假的。”
这种情况并非是个例,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东”、“马”等字均与现代使用的简体字无异。而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汉字大多是195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之后开始推行的。那么答案很清楚了:以上论证逻辑严谨,有理有据,此案到这里可以宣告结案了,但聪明的你看看文章的进度条就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苏廷玉和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均为真迹,并非赝品或是穿越人士所写,甚至很多简体字在汉墓竹简和帛书中就出现了,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因此仅凭借古人书画中出现简体字,就不假思索地视其为赝品,太过武断。但是新问题又出现了,近当代推广简化汉字是为了更加简单、便捷地传播文化、教授知识,从而降低文盲率。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汉字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结构体系和优美艺术的字形,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繁体字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笔画繁多,书写麻烦。以汉字“龙”为例,繁体一共是16画,而简体只有5画,也就是说写一个繁体“龙”的时间可以写三个简体“龙”还多一笔。所以在古代,人们为了书写方便省时,创造出一种更为简略的字形,称为“俗字”。它是民间对汉字的一种自发性的设计创造行为,出于书写便捷或是避讳等原因,达成一些约定俗成的汉字简化使用方式。明末学者吕留良就曾经说过“自喜用俗字抄书,云可省工夫一半。”直白点解释:用俗字抄书就是省事,每天多出一半时间来摸鱼。但是俗字之所以称为“俗”字,是因为它与正字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不属于规范用字。唐代颜元孙编撰的《干禄字书》中就将俗字解释为不符合六书造字规则的,仅限于老百姓使用的浅近字形。所以俗字一般只存在于信件、账本、小说等没那么正式的通俗文书中。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红楼梦》手抄本中就用了简体字(铁、过、这、坏、听、劝、体、宝、难、礼、爷、边、问等等)。明朝末年文学家冯梦龙正式刊印的《警世通言》中也发现有许多简体字。虽然官方提倡使用正体字,但是偷懒摸鱼可是人类的共性,所以在清朝政府颁发的“内务府”令牌上居然也写着简体“务”。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都是经过国家统一规定再推广的,出现异体字争议的情况少之又少,但是俗字是古人自发创造的,由于每个人摸鱼的姿势不同,所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出现的俗字也是不尽相同。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记载,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它们对应繁体字共1604个,也就是说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同一个字有四种不同的写法......这么熟悉的话好像在哪听到过?固然同音同义并不影响书写和交流,但混乱的文字局面肯定最终要靠强有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这个道理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就明白了)近代正式推行简体字活动的源头争议颇多,一说是太平天国首次赋予简体字合法地位,在印玺和公告、书籍等,大量采用了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同时也创造了不少新的简体字,后来这些字大多数被《汉字简化方案》收录。1909年,清末教育家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首倡简化汉字。新文化运动时期,诸多学者不仅推广白话文,同时也大力推广简体字。当时鲁迅说了一句惊人的名言:“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与钱玄同、刘半农等民国大家甚至提出要把汉字彻底简化成拼音。当然这一想法最终并没有成行。1935年,国民政府在钱玄同编写的《简体字谱》基础上颁布了《简体字推行法令案》,并由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很可惜由于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不久便宣布作废。再到后来新中国建立,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逐步通过报纸杂志等出版物试用推行简化汉字。其后数年,多次讨论修改,最终形成了今年我们见到并使用着的通用规范汉字。这些简化汉字其实就是对古代已有的字形所进行的筛选和整理,选择其多种字形中更合适的一种。事实上,我们常用的简化字中超过80%在古代就已经广泛存在了。文字改革专家叶籁士对其中最常用的521个简化字做过统计,发现解放区和建国后出现新出了101个,占20%不到,而其余420个简体字都是自古就存在或解放前就已经流行使用着的:先秦时期68个,秦汉时期96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2个,隋唐五代时期29个,宋辽金元82个,明清53个,民国60个。
所以以后当你的朋友在古代文物上见到简体字大呼“这是赝品”的时候,你就可以淡定地找出这篇推文zhuangbility,咳咳,为他科普。总之,汉字简化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反复且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说自近代起,也可以说伴随着汉字发展的始终,是人们意愿和政权推动的共同结果。汉字简化也不是笔画越简略越好,1977年推出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就因造成社会乱象而被停用。不论时代背景如何,改造汉字的目的都绕不过更便利的书写,更简便的阅读,更有效的普及教育。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退简还繁”的声音。对于这种看法见仁见智,此处并不予以评论。但汉字作为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工具,其锋利乎?其趁手乎?普通群众拥有最佳发言权。汉字改造并不会因此终止,相反正因为它能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才能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延绵不绝。
苏栎 《简论俗字概念及其范围》,《文教资料》, 2017第32期
(#16321293@0)
Last Updated: 10-6
This post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谈天说地 / 【转帖】文物上居然出现简体字!是假的吗?———“ 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有324个字,其中102个是简化字,占总字数的三分之一”
-newrover(漫游);
10-6
{38461}
(#16321293@0)
https://mp.weixin.qq.com/s/jamwcC7aWVQQnhl9F2jE-w
2014年,江西省博物馆的一场普通的书画展居然在网上引发了很大争议,主要矛盾点就是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行书四平幅中居然出现了近现代才有的简体字。这幅原藏于厦门博物馆的书法作品上的“乱”字是简体,而它的繁体字写法应该是“亂”。据此,很多网友认为:“简体字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清代作品里竟然有简体字,肯定假的。”
这种情况并非是个例,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东”、“马”等字均与现代使用的简体字无异。而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汉字大多是195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之后开始推行的。那么答案很清楚了:以上论证逻辑严谨,有理有据,此案到这里可以宣告结案了,但聪明的你看看文章的进度条就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苏廷玉和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均为真迹,并非赝品或是穿越人士所写,甚至很多简体字在汉墓竹简和帛书中就出现了,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因此仅凭借古人书画中出现简体字,就不假思索地视其为赝品,太过武断。但是新问题又出现了,近当代推广简化汉字是为了更加简单、便捷地传播文化、教授知识,从而降低文盲率。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汉字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结构体系和优美艺术的字形,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繁体字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笔画繁多,书写麻烦。以汉字“龙”为例,繁体一共是16画,而简体只有5画,也就是说写一个繁体“龙”的时间可以写三个简体“龙”还多一笔。所以在古代,人们为了书写方便省时,创造出一种更为简略的字形,称为“俗字”。它是民间对汉字的一种自发性的设计创造行为,出于书写便捷或是避讳等原因,达成一些约定俗成的汉字简化使用方式。明末学者吕留良就曾经说过“自喜用俗字抄书,云可省工夫一半。”直白点解释:用俗字抄书就是省事,每天多出一半时间来摸鱼。但是俗字之所以称为“俗”字,是因为它与正字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不属于规范用字。唐代颜元孙编撰的《干禄字书》中就将俗字解释为不符合六书造字规则的,仅限于老百姓使用的浅近字形。所以俗字一般只存在于信件、账本、小说等没那么正式的通俗文书中。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红楼梦》手抄本中就用了简体字(铁、过、这、坏、听、劝、体、宝、难、礼、爷、边、问等等)。明朝末年文学家冯梦龙正式刊印的《警世通言》中也发现有许多简体字。虽然官方提倡使用正体字,但是偷懒摸鱼可是人类的共性,所以在清朝政府颁发的“内务府”令牌上居然也写着简体“务”。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都是经过国家统一规定再推广的,出现异体字争议的情况少之又少,但是俗字是古人自发创造的,由于每个人摸鱼的姿势不同,所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出现的俗字也是不尽相同。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记载,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它们对应繁体字共1604个,也就是说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同一个字有四种不同的写法......这么熟悉的话好像在哪听到过?固然同音同义并不影响书写和交流,但混乱的文字局面肯定最终要靠强有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这个道理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就明白了)近代正式推行简体字活动的源头争议颇多,一说是太平天国首次赋予简体字合法地位,在印玺和公告、书籍等,大量采用了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同时也创造了不少新的简体字,后来这些字大多数被《汉字简化方案》收录。1909年,清末教育家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首倡简化汉字。新文化运动时期,诸多学者不仅推广白话文,同时也大力推广简体字。当时鲁迅说了一句惊人的名言:“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与钱玄同、刘半农等民国大家甚至提出要把汉字彻底简化成拼音。当然这一想法最终并没有成行。1935年,国民政府在钱玄同编写的《简体字谱》基础上颁布了《简体字推行法令案》,并由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很可惜由于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不久便宣布作废。再到后来新中国建立,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逐步通过报纸杂志等出版物试用推行简化汉字。其后数年,多次讨论修改,最终形成了今年我们见到并使用着的通用规范汉字。这些简化汉字其实就是对古代已有的字形所进行的筛选和整理,选择其多种字形中更合适的一种。事实上,我们常用的简化字中超过80%在古代就已经广泛存在了。文字改革专家叶籁士对其中最常用的521个简化字做过统计,发现解放区和建国后出现新出了101个,占20%不到,而其余420个简体字都是自古就存在或解放前就已经流行使用着的:先秦时期68个,秦汉时期96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2个,隋唐五代时期29个,宋辽金元82个,明清53个,民国60个。
所以以后当你的朋友在古代文物上见到简体字大呼“这是赝品”的时候,你就可以淡定地找出这篇推文zhuangbility,咳咳,为他科普。总之,汉字简化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反复且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说自近代起,也可以说伴随着汉字发展的始终,是人们意愿和政权推动的共同结果。汉字简化也不是笔画越简略越好,1977年推出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就因造成社会乱象而被停用。不论时代背景如何,改造汉字的目的都绕不过更便利的书写,更简便的阅读,更有效的普及教育。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退简还繁”的声音。对于这种看法见仁见智,此处并不予以评论。但汉字作为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工具,其锋利乎?其趁手乎?普通群众拥有最佳发言权。汉字改造并不会因此终止,相反正因为它能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才能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延绵不绝。
苏栎 《简论俗字概念及其范围》,《文教资料》, 2017第32期
-
又开始扯蛋了?
-111111(快乐老家);
10-6
(#16321317@0)
+3
-
现行简化字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草书。
-spitfireto(很有意思);
10-7
(#16321647@0)
+9
-
嗯,草书和行书。虽然我都不会写😂😂
-newrover(漫游);
10-7
(#16321849@0)
+1
-
字写得快一些,看起来潦草一些,就是行书。在上述基础上,再夸张一些,再难辨认一些,就是草书
-235(豹平安);
10-7
(#16321860@0)
+3
-
我的正楷就已经潦草难以辨认了😂😂
-newrover(漫游);
10-7
(#16321967@0)
+1
-
原来是医生到了,失敬
-235(豹平安);
10-7
(#16321971@0)
+2
-
我老中医,开的方子都是偏方😂😂
-newrover(漫游);
10-7
(#16322027@0)
-
他腦袋瓜子進的水, 估計比其他人都多. 蘭亭序還有真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killer(_);
10-8
(#16323159@0)
+2
-
唐人临摹。
-cancad(Solvtolaski);
10-8
(#16324086@0)
+5
-
這個用你講, 説的我好像不知道似的.
-killer(_);
10-9
(#16324482@0)
+2
-
虽然不是真迹,那也是古迹,瑕不掩瑜,不影响文章质量。你鸡蛋里挑骨头,是为了装叉呢,还是为了装叉啊?
-cancad(Solvtolaski);
10-9
(#16324495@0)
+5
-
他根本就没看懂文章😂😂。文章里说的真迹,是王羲之的《十七贴》。😂😂当然,文章里也提到了兰亭集序有大量简化字,但没说是真迹还是临摹本😂😂
-newrover(漫游);
10-9
(#16324669@0)
+1
-
那文章就是個標題黨, 仔細看了就上儅了.
-killer(_);
10-9
(#16325614@0)
+1
-
过去肯定通假字简体字,现在的简体字有些就是从那时的简体字来了学来的
-palwang2000(重现江湖);
10-8
(#16323173@0)
+1
-
简体字大部分是从这里来的
-newrover(漫游);
10-8
(#16324080@0)
-
“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记载,
-newrover(漫游);
10-8
{383}
(#16324136@0)
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它们对应繁体字共1604个,也就是说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同一个字有四种不同的写法......这么熟悉的话好像在哪听到过?”
: